分享日记|我的父亲母亲……

  ——写在父亲诞辰82周年的日子里

  父亲出生那天正好是谷雨节,所以取乳名—-雨生。父亲五岁时,爷爷和奶奶为了生计给王三盛做长工没有时间来关照他,同时也是为这个家族留下一棵苗,就把父亲送到他外婆家寄养。父亲的舅舅是当地的私塾先生,每天也让父亲坐在旁边听课,稍稍大了点,父亲就像其他孩子一样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从他舅舅他们的闲谈中得知很多国共两党抗日的故事,吉鸿昌说过,“我是中国人,不当亡国奴”,父亲听到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消息,后来全国进入解放战争时期,父亲住在离竹溪锣鼓洞不远的地方,当李先念的独立团、十七师五十团攻打竹溪县锣鼓洞时,父亲听到了解放全中国的炮声,还不满十八岁,父亲就悄悄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全国解放后,父亲又随军参加了抗美援朝。在上甘岭战役中,***像雨点一样飞,那才叫枪林弹雨;父亲是一个机***,他机枪的一只脚被鬼子打断了,他坚持用力扶着继续打鬼子,他们歼灭了鬼子一次又一次的围攻,鬼子看到这样硬拼不行,就用飞机放汽油弹烧他们,当父亲的手被汽油烧到时,父亲咬着牙还是一动不动。等到大部队上来,活着的战友所剩无几了,当时父亲已不省人事,战友们把父亲抬到战地医院治疗,烧伤面积很大,两只手都烧坏了,医生就割父亲的肚皮来修补手上的皮肤,头被烧了,两只耳朵也都烧坏了,等父亲醒过来时,部队首长下令把受伤的战士全部转回到祖国治疗。从朝鲜战场过鸭绿江后,抗美援朝副总指挥习仲勋亲自把父亲扶上火车,火车到了北京,首长要求各省的伤员由各省带回省城疗养。在湖北荣校,伤员们除了疗伤外,就是学文化,经过一年的疗养和学习,父亲的伤也痊愈了,领导要父亲留下给他找点力所能及的事做,父亲想到他是长子,家里有他年迈的母亲,视力很差需要照顾,就提出回家照顾母亲的要求。领导多次劝父亲留下,都被父亲谢绝,就这样父亲回到了家乡,每年国家还给父亲一定的抚恤金。当奶奶看到自己的儿子烧的不成样子,当奶奶看到盼望多年的儿子竟烧成现在的样子,把父亲挛在怀里像搂着小孩似的就撕心裂肺的痛哭着,父亲说:“妈,我不是回来了吗,我的战友还有许多都牺牲在战场上,他们比儿子更可怜呐”。奶奶这才像从梦中醒来似的,点头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回来的第二年,父亲就娶了母亲,母亲比父亲小六岁,是竹溪大族明姓的女儿。母亲知书达理、一生勤劳。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不嫌父亲没有英俊的外表,父亲更是倍加珍惜母亲,几十年如一日,他们相敬如宾,尊老爱幼,屋里屋外母亲都是一把好手,白天要到生产队里挣工分,回到家里还要照顾双目失明的奶奶,奶奶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父亲母亲总是扶着奶奶,奶奶要大小便了母亲总是抢着端屎端尿,或背着奶奶上茅房,母亲不厌其烦的给奶奶喂饭,直到一九六一年奶奶去世,此后每年春节和清明父亲母亲都要带我们到爷爷奶奶坟上烧纸上香。

  母亲一共生了四男四女姊妹八个,父亲说母亲功劳最大,八个孩子没有一个瞎子哑巴,看着渐渐成长,父亲母亲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母亲是一家最忙的人。从生产队收工回家后,推米磨面、做饭洗衣、喂猪喂牛、屋里忙着屋外,总是面带微笑,不知疲倦的做着家务活。那时没有机械磨粮,从生产队分回的粮食都是原粮,全靠石磨来磨细,推呀簸呀,得几道工序才能下锅的,我们小的时候,都是母亲一手办好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小孩盼过年,我们也是,当时就知道穿新衣、新鞋,可不知道那是母亲在煤油灯下熬了多少夜才为我们换来的呀。没做过饭或洗过衣服就不知道母亲的艰辛,那时农村各家各户用的都是没烟囱的土灶,如果烧了湿柴,满屋都是浓烟,我们家一年十二个月有十一个月烧的都是湿柴,母亲的一双好眼睛就这样被浓烟熏的不行了,看到母亲的眼睛,我的心里很难过,心想,我长大了,一定给母亲弄个好出烟的灶。

  当时每个家庭都是靠工分分粮食的,我们家没有劳力,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时候是常事,等到我大哥、二哥十四五岁时,父亲让他俩辍学在生产队做工,很小的俩个哥哥每天也只能挣三、四分的劳动日。特别是每年春荒,家里有时两天没粮食下锅,我和妹妹放学回家后都到山上去找茅草根嚼、挖薇菜根回家打成粉,剥梧桐树皮晒干碾粉、摘榆树钱当粮食来充饥,我的二妹在山上爵了“胖婆娘腿”的果子,可坏大事了,眼睛直翻白,全家人看着躺在地上的二妹都哭着,这时临危不惧的父亲抓起家里的水瓢,冲到茅房里舀了一瓢大粪,朝二妹嘴里灌,这一灌,二妹的脸渐渐有了点血色,便开始呕吐,直到几天后二妹才恢复正常。这件事以后,父亲就开始想办法多挣工分来养家糊口。那时生产队里的耕牛各户可以领养,领养一头牛不仅可以算半个劳动日,积攒的牛粪也可以用来当肥料算工分。每年我都盼望着苞谷快熟的季节,因为天天晚上要去守护,夜虽然是凉凉的、不时还被蚊虫叮咬,可我还是希望父亲把我也带上,一来帮父亲壮壮胆、消消寂寞;二是为了父亲那讲不完的故事,后来才知道那故事就是他老人家的经历呀!

  记得有一次家里没有一粒粮下锅,也正好是星期天,父亲带着我到了老庄子三爷家借粮,一路上父亲给我说老庄的情况,还有我们两间房子,现在三奶他们住着,我问父亲为什么我们不住老庄子呢,他说当时为了生存离开了老庄,解放后,回老庄子住了一段时间,奶奶不习惯,就搬到奶奶的娘家住了。走进庄子,看到了一个大天井,房子建的很气派,红色的柱梁,三奶出来迎接了我们,摸了摸我的头,见我长得很清秀就夸奖了起来。父亲边谢着三奶,边在三奶的热情招呼下进了屋。过了一会儿三奶的儿子也回来了,当时他才参加工作,看上去很魁梧,叔叔见到我很和蔼,问这问那的,一点也不觉得陌生。吃罢午饭,父亲急着回家,三奶把借给我们的粮食装好,父亲挑着粮,带着我小跑步的回到家里,母亲和哥弟妹们看到我们拿了救命的东西回来了,脸上都露出了多久不见的笑容。

  习惯了父母亲对我们闲暇的时间安排:我是砍柴的、大妹和二妹是打猪草的、还没上学的弟弟照看比他小的三妹和四妹。记得有一次我二哥带弟弟在塘边玩耍,不小心掉到塘里了,二哥看着弟弟掉进水里很快就不见了吓得大声嚎哭,这时表兄听到后,箭步跑来把弟弟从塘里救了起来,二哥不敢回家,父亲把他叫到家里只是把他责备了一下,一个星期里弟弟解的大便全是泥巴,父母看到这些心疼死了,等弟弟痊愈后,父亲专门设宴款待那位表兄,要弟弟称那位表兄为恩哥。

  父亲没上过多少学,可他教育我们很有方法。出门办事本来是他应该去的,可总是安排孩子们***。找自己去不成的理由,那是父亲有意在训练我们的胆量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记得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我们家的菜园里豇豆眼看要上架了,可就是砍不到竹棍来插。这被来我家玩的舅爷看到了,就说他家有,让我们去拿,父亲当即就点了我。虽然还是我很小的时候去过,但崎岖的山路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是舅爷的儿子结婚,母亲带着我和三妹去舅爷家祝贺,我背着三妹淌过两条大河既竹溪的县河和龙王河,还要翻跃三座大山,五、六十多里的路程,我们都称舅爷他们住在黑山寨是“山里的”。可敢怒不敢言的我只有憋着一口气,天没亮就出发了,来去一百多里的路程,脚磨起了水泡,还得扛着那捆“豇豆架”。傍晚回来,在距家二十里左右的小砭子路上我看见了一个身影—-那是父亲,他是来接儿子的啊!自那以后,胆小怕事的我开始慢慢懂事了,同时也炼就了吃苦精神。

  初中的学校离家有十多里路程,当时学校不能寄学,只能走读,天没亮就得起床做点早饭,父亲吩咐母亲教我学做饭,在母亲的指导下,很快就学会做饭、洗衣,方便的时候带点干粮到校算是中午饭,很多时候都是饿着过来的,直到下午放学回家才能吃点饭。两年的初中生活似乎很快就过去了,当时我们村有十几个读初中的孩子,要推荐选拔才能上高中,就两个名额,一个名额给了大队书记的弟弟,一个名额给了林场场长的儿子,父亲想他在当地也算是个明白人,想到还有十几人也没有上高中,心里也就平衡多了。在这期间我亲自从别人家借来脱土坯的模具,亲自脱了几十口土坯,等土坯干了,我就把我们家的土灶改造成有了烟囱灶。父亲母亲看到我会做事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渐渐母亲的眼睛也恢复了正常。也正在这时,父亲接到上级通知,要他到县大会堂开会,民政局范局长见到他问了他的一切情况,父亲把我读书的事向局长说了,范局长当场表态说,你是抗美援朝功臣,你儿子读书的事就包在我身上,父亲想到真是遇到了贵人,喜从天降。没过几天高中入学通知书就送到了我家,父亲高兴,母亲喜欢,全家人都乐了。

  高中阶段,家里仍然不宽余。四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也都在上学,正是家大口阔,即使这样,父亲母亲都非常好客,母亲做的茶饭在当地很有名,亲戚家们都喜欢到我们家玩,村里大小领导来了,吃住都是安排在我们家里,母亲是个心强好胜的人,每次总是前门来客后门打主意,借粮借菜的,总怕慢待了客人。到校的第一个星期,我内心很矛盾,想着家里困难,想着缺劳力,想到还要花钱,就不想读了,从学校回家后,不敢告诉父亲,便把我的这个想法跟母亲说了,母亲嘴上说着“只要你父亲同意,就…..”我看出了母亲的无奈,其实我的话令母亲很失望。后来母亲把我的意思转告给了父亲,当父亲把我叫到面前时,我看到父亲的眼圈是红红的,他没有咆哮、没有责骂,拿我们的家史来开导我,讲人为什么要读书。带着父母的希望,我完成了高中学业,全家人为了我省吃俭用,操心最大的要数我的母亲了,每星期要给我准备粮和钱,上高中每星期除了交粮外,还要交五毛钱的柴火费,要是赶上家里母鸡下蛋的时候,都舍不得吃,一个一个的攒起来,五分钱一个一个的卖,平时父母还挖些药草和捡点废铜乱铁卖点钱。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母亲把外婆给她陪嫁的——首饰悄悄给卖了,母亲把粮菜给我收拾好,递给我五毛钱,我问母亲哪里来的,母亲却说你就放心用吧。

  高中毕业那年,正遇上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父亲母亲对我再三叮嘱,男儿志在四方,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高考,虽然也报了名,由于自己的基础太差还是有点担心害怕,最后考了一个并不算理想的学校,当接到入学通知书时,我们村子的人都赶来祝贺,父亲母亲流露出了欣慰的笑!——总算没有让他们太失望。我参加工作后,主动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供弟弟和妹妹读书,弟妹读书都很努力,他们凭自己的勤奋和才智走出了农门。现在我们姊妹八个相继成家立业,都有能力想好好孝敬父亲母亲的时候,父亲母亲却相继与世长辞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在天之灵的父母啊,你们的儿女们继承了你们的淳朴、节俭和勤劳,我们从你们身上懂得了什么是爱,现在我们姊妹几个无论远近都相互关照着;每年的春节和清明,我们给你们寄来的钱,可曾收到?儿女们祈祷着你们在另一个世界也像我们现在一样幸福!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