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聋……

当今社会发展,百业兴盛,三十六行各行其是。街头巷尾、菜市学校,常见蹲地乞讨者各施其招,或缺手或残腿或遇天灾或遭人祸,真假悲剧一时热闹非凡,纷纷隆重登场。更有残臂者,高举莲藕样的一节光臂,乘行人不备,伸到眼前,恶心人,见者受了惊吓,十有八九掩面掏钱,不叠逃亡。也有耳聋者,因先天装备不足,便出奇制胜,蹲于店家门口,手持破锣,价日狂敲,店家骂之无效、赶之不去,也只好掏钱消灾,聋疾非但不是病痛,反成了摇钱之树,倒也匪夷所思。

然而一九六零的耳聋,还不见有这样的功效。

有海盛为证。

海盛为岭东一偏僻山村村民,极瘦,身高一米五十,天生招风大耳,怎奈中看不中用,重度耳聋,与其说话,须双手揪其耳根,手指拢成喇叭状,用尽全身力气,对耳狂吼,连猜带蒙,偶尔也能明白得七七八八。见着他的时候,老人已七十有零,入冬天气,仍赤着双脚,挑粪上山,伺弄果树。见着来人,扔下木桶,强携破屋吃茶。朋友高大威猛,当老师练就的好嗓门。与老人论一年生活,果树收成,竟答得头头是道,严丝合缝,与常人无异。问朋友婚否,孩子几个。朋友答曰唯一独女。老人听过,若有所思,茶烟袅袅,庭前梅花随风吹落,一时地上梅影斑斑。老人仰望良久,突然发问:“生娃几个?”朋友再次尽力告之。如此反复者三,朋友终于力竭嗓哑,只好举起手,示意打住。不想老人突然大笑:好呀,五个?五个不多不少,刚刚好!几男几女呀?大家一愣,继而大笑。

老人聋得其所。

然海盛伯身处穷凝乡僻壤之山村,不知外面世界变化,自然不晓得变废为宝,化耳聋为神奇。

话说一九六零年的冬天,年轻耳聋的海盛,眼看年关将至,粥稀屋冷,孩儿一个比一个饥饿。便乘农闲时节,取过冬之黄豆,连夜推磨,争着一夜不眠,天亮时分,终于自腾腾热气中托出一板白玉似的豆腐来!

海盛托起豆腐,往村头而去。热气腾腾的豆腐在隆冬清晨的寒气中弥漫着诱人的清香。海盛一路行来,咧着大嘴笑。

招卖的话音刚落,立即蹿出几个干部模样的人,神情紧张地朝他嚷嚷,说了半天,不得要领,于是动手推人,不会儿,连人带豆腐,统统进了村委会。见着屋里众多的人,海盛突然明白过来:嗬!不早说呢,原来豆腐你们全要了!

海盛标准文盲一个,墙上贴着的红头文件,像是一小块一小块黑色豆腐,照他看来,这些豆腐的做工实在比自己差得远。干部让他站好,他就直直站着,干部们的表情又急又恨,也不知说些啥,实在好笑。但是六零年的海盛,仍然耐心地站在村委会,他觉得既然他的豆腐一下子全部卖出去了,过年祭祖的三牲大概不成问题,于是脸上不由自主地带了笑,看起来脾气实在好得很。有人想出办法,拿来铁制话筒,又有人搬来全村广播的大喇叭,然而聋耳自聋,海盛还是耳聋海盛,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现实。结果干部们轮流上阵,还是不能让投机倒靶分子海盛意识到自己犯下的严重罪行,而全村的村干部,终于统统患了扁桃体炎。

这就是六零年海盛耳聋的情形。

时世易人,二十世纪中叶的耳聋跟十十一世纪之初的耳聋有了本质的差别,没有差别的是海盛。年轻的海盛和年老的海盛,他的耳还是一样,想聋的时候就聋,想不聋的时候也能听得明明白白。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