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我的童年:端午……

  诗人屈原怎么也没想到在他死后人们会制造一个端午节来纪念他。端午节就那么流传至今。人们在端午吃棕子,划龙舟。。。。。举行各种有趣的活动。诗人屈原要有知的话,他会有什么感想?我不知道。只有端午痛苦的回忆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折磨我脆弱的心灵。

  饥饿困扰着我的童年。那时候我们那个闽西山村的天空总是阴沉的。特别是春夏之交的时节。每年过端午时是青黄不接最饥馑的季节,而且洪水总是在这些日子出现在我向往收获的时光里。

  那年我8岁。

  因为饥饿,我瘦骨如柴。我身上刮不出2两肉,村庄里的人都叫我小***鬼,就连那一辈子没吃上几顿好饭的老头也这样嘲笑我,好象我这一辈子永远都会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8岁那年的端午打死我也忘记不了。

端午的前一天,洪水冲垮了稀松的河堤,冲毁了稻花清香的田野,我们家的房子也被冲塌了。大水来之前,我们全家搬到了大水淹不到的高处。要不然,我们全家会被埋在倒塌的房子里,说不一定会死人。

  死人是悲哀的,我们这些野草一样自生自灭的小老百姓饥肠挂肚已经够悲哀的了,死岂不更惨。小老百姓中亲人和亲人之间的亲情表现的更为细腻和珍贵,相依为命才能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我没有想到堂哥金水会在端午那天死去,无论怎样,悲哀的事情还是降临到了我们头上。端午那天,饥饿的我们站在高处望着一片汪洋,心里充满了忧伤。县里来的干部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块小饼,我饿死鬼投胎般把饼两口就吃掉了。奶奶舍不得吃,塞给了我。父亲无奈地叹了口气,把他的饼给了奶奶,母亲含着泪把饼给了父亲。我看着这一切,心如刀割,我又把奶奶给我的饼给了母亲。母亲报着我的头哭,哭声是沙哑的,象没有调好弦摔出的2胡声。她的哭声也是无力的,苍白中饱含了对苦难生活的控诉和刻刻骨铭心的亲情。我从母亲的怀抱里挣脱出来后,我看到了堂哥金水。

  金水比我大3岁,他的瞳仁里充满了古怪的神色。我好象有种预感,金水要出什么事情,从小我的预感就特别准确。但是我没有想到他会死,会死在端午,死在屈原的纪念日里。堂哥金水诡秘地对我说:“阿闽,你想吃粽子吗?”我吞了口口水,点点头。可这是不现实的,家都被大水湮没了,那有什么棕子吃呀。我怎么想不起来棕子的滋味。

  他拉起我的手朝河堤那边走去。

  河堤是高出水面的。我们站在汀江边上。我们看到江面上漂浮着许多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木和杂物。水是浑黄的。洪水上面还有许多大块大块的白色的泡沫。金水说,江面上有粽子。我不相信。他就指给我看。果然,江面上有粽子。粽子放在木板上,随江而下。我不知道那是上游村庄的人民把粽子放在木板上漂在江上给屈原老先生吃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那穷苦的年代,人们还那么的尊敬屈原。我不知道什么是爱国主义,我只知道人民最淳朴的感情。金水看了看我,跳下了水。汀江边上的孩子们都会水,可是金水跳下去之后就没有上来。当他靠近那粽子时,一个大浪把木板打出了老远;当他再次挣扎着靠近粽子时,又一个大浪把木板打出了老远。。。。。。等我哭着把大人叫来时,江面上再也看不到金水和粽子了。

堂哥金水就那殁了!

  我大伯土狗干嚎着。我没哭。我奶奶也没哭。奶奶只是不停的念叨:“金水从来没有穿过新鞋子。”其实我们都很痛苦,很悲伤。天还是阴沉的天,江水还是浑黄的江水。金水的尸体没有找到,但是亲人们还是给他筑了个新坟,给他烧了好多纸钱,3柱长香在他的坟头飘飘袅袅。我总是离奇地想,金水和泥土无缘,他或许是从水中来的,会回到水中去,金水本来就是水,无形的又有形的。

  金水是为我殁的,我很清楚。

  这就是我8岁那年端午的情景。我16岁离开故乡时,生活好过了点,那年端午,我们家做了好多粽子,我一个也没吃。自打我8岁那年端午后,我就拒绝吃粽子。我把好多粽子放在木板上,让江水漂走,或者金水能收到饱含我泪水和思念的粽子,水中的金水一定会很快活。我想,许多人放在江里的粽子是给屈原吃的,而我放的不是,我是给金水的。金水要是能活到今天,不知他会不会喜欢吃粽子,不知他会不会有痛苦的记忆而讨厌端午。

  屈原是伟大的,他是民族的。

  我不可以拒绝屈原。

  但我忘记不了堂哥金水。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