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从依恋程度解读爱情是什么……

  两个人为何会相恋相爱,关于这类爱情的内容总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并没有道理可循,只是凭感觉走,然后就结婚了。为何你会喜欢和TA在一起?又为何离不开TA,其实在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无法诠释的内容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就是两个人的依恋关系以及两人相爱的匹配度。那么我们的依恋关系都有哪些呢?

  第一、社会依恋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社会的环境而独立生存,这也导致人是在不断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寻求着社会的尊重、认可和接纳。所以每个人都需要跟人在一起,在与人的相处中不断地得到社会的认可,寻求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所以我们需要好朋友,因为好朋友是尊重和接纳你的,他们不会对你提出过多的要求,但是认可你,支持你,让你觉得生活是温暖的。

  第二、心理依恋

  当我们还是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会跟自己的养育者,通常是我们的母亲,形成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的模式,会随着你成长,甚至影响你一生的人际交往模式。

  依恋模式通常为三种。一种为安全型关系,与身边重要人物的关系很亲密且从不担心被抛弃的一种依恋类型。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是是安全的、温暖的、可信任的,通常*后也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人,不怎么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离自己太近。

  另一种为焦虑—矛盾型关系,很想与身边重要人物亲近但又害怕被抛弃而不敢投入感情的一种依恋类型。通常与他人接近会感到不安;很难完全相信、依靠他人。有人对自己太亲近时会很紧张,并且爱侣想更亲近一点也有点不自在的感觉。

  第三种为回避型关系。与身边重要人物很难建立亲密和信任关系的一种依恋类型。通常想让人亲近,可又怕别人不情愿。常担心同伴不是真的爱自己或者想离自己而去。自己想和他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

  我们不同的心理依恋需求,会在与爱人建立亲密关系时表现出来,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相处时的行为模式和情感需求。

  第三、性依恋

  如果有人说他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纯精神恋爱,那么他的爱情得分就不高。爱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双方对性的生理需求的满足上的。双方彼此之间的性依恋程度越高,婚姻的满意度也就越高。

  一段婚姻中是否存在依恋关系,依恋关系的成分组成有哪些,而这些依恋关系是否匹配,就表明了双方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而又会是何种的爱情模式。只有三种依恋需求都能彼此满足的婚姻才可能是幸福的,稳定的。

  我们曾经推崇的执子之手,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传统婚姻模式,仅仅只满足了社会依恋。缺少性依恋的婚姻,最后可能只是好朋友似的相处。现代人推崇的爱就爱得轰轰烈烈,不管结果只管过程的*型的爱情,仅仅只满足了性依恋的需求,缺乏社会依恋,就很难长久维持。而更多婚姻会进入一个亲情的依恋关系中,这种婚姻可能更多的是满足了自己的心理依恋,却体会不到爱情的甜蜜与*。

  而婚姻中的这三种依恋成份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般,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了之后,人就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展。所以看待婚姻中的依恋关系也是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的。通常的模式是从新婚时的性依恋发展到亲情关系的心理依恋,最后可能彼此都需要相对自由空间的社会依恋。如果无法同步进行调整,或有的人只能固守一种依恋需求,婚姻也是无法维持幸福和长久的。

  我们的依恋需求模式,也是可以通过相应的心理学量表进行了解的。我们需要分析个人的依恋以及双方的依恋需求是否匹配。如果一方对另一方只有性依恋,而另一方需要的却是心理依恋,这就会造成不可调和的需求矛盾。可当两个需求匹配的人在一起,互补和理解,却会维持婚姻的幸福和长久。也许这里可以用上一句话“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而那句老话“婚姻就象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有时候你的婚姻不幸福只是因为你没有选对自己的真命天子。正如生理*可以帮助我们排查疾病,避免出现遗传性的疾病,以及禁止近亲结婚等,提醒双方是否适合结婚一样,心理*同样也会提醒你有些人是需要治疗和调整的。有些人是根本不适合你的。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