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神六上天证明了自主创新的战略价值 妮梦舟(北京学者)……

“神六”上天后,全体中国人从中品尝到的不只是由衷的自豪感,在其背后,也会对这份自信与愉悦的由来依据,有着更多体验;对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也会有更多思考。

科技资源不可能像商品和金融一样全球化

正如刚刚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那样,此次载人航天飞行,象征了在关键性技术领域,还是要依靠自主创新。

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还要不要将以往的自力更生传统推陈出新,最近一些年间曾有不少争论。有人根据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中国只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而自由贸易会使科技资源全球流通,技术发展可依靠跨国公司实现转移,因此无须保护战略产业,也不必花大力气自主发展高新技术。

不能不说,这种看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在目前的人类世界上,不仅科学家,而且科学也还是有国界的。1999年美国的《考克斯报告》与同时发生的李文和案,这段中美技术交流中的一段插曲,就无比生动表明了技术壁垒仍存在于国家之间的事实。

从一般性的商品与金融流通来看,我们今天已的确似乎处在一个所谓全球化的时代。按道理来说,全球化应当意味着所有生产生活资源的全球流通。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民族国家仍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群体生活方式,不同的国家仍有不同的国家利益,在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安全利益的问题上,国家之间的交流障碍,仍难以有效克服。不仅人员流动不可能全球化,技术转让也是如此。

技术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所构筑起来的流通壁垒,无时不存在。尤其在一些关键性前沿技术领域,先进国家针对落后国家的技术保护,不仅是其构筑安全优势的有力杠杆,也是其推进商业利益的方便手段。近些年来,中美之间因为存在很大的贸易逆差,美国因此屡屡对中国抡起了贸易保护的大棒。事实上,正因为两国之间并没有真正实现全要素的自由流通,美国的大量高科技产品及技术无法自由流通到中国,即使中国出钱也无法购买,才使两国间的贸易逆差达到目前这样一个水平。

中国的国家发展与前途命运不能受制于人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其国家利益结构在近些年间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越是更加深刻地卷入全球化潮流,中国就越不能放弃在不懈引进外来技术的同时,又要大力加强对科技自立能力的保护与培育。如果将技术成长的道路,完全寄托对外引进上,其结果将是毁掉中国自己的科技发展体系和战略产业,使中国的国家发展与前途命运,时时受制于人。虽然就目前来说,中国科技能力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在如航天、生物工程、深海探索等关键性领域,长期以来中国已经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可喜进步。中国应在以往基础上,更上层楼。

就以太空技术而论,尽管太空技术开发的经济前景,目前仍没有完全显露,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太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人类利用外层空间的增多,它必然具备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仅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论,今天中国发展尖端航天技术,也并非可有可无。近些年来中国运载火箭用来发射外国卫星、或者为外国制造商用卫星情况的增多,就已经初步显示了这一点。

一个有着强大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必将前景光明。“神六”的发射,提高了中国人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从中国坚持自主发展航天产业、向尖端技术领域进军的历程,中国从中获得的经验启示,乃是只有将技术发展的钥匙紧紧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真正有远大的前程。

□妮梦舟(北京学者)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