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母亲的灶台 母亲的爱……

  午夜,睡梦中传来钦铃哐朗的动响,我心头暗喜,以为是母亲又在厨房灶前忙活了。梦中醒来,心神恍惚,方知是二手房东婆在煮宵食,丝丝惆怅油然而生。初次远行,为节省路费,我己两年余未回,漂泊愈久,思乡愈烈。几回梦见母亲在灶前煮炒我最可心的饭食。思家的情愫,总在母亲温馨的灶台上盈萦盛开……

  清晨早起,母亲慎慎的从木梯上叮噔叮噔下到灶房,吱呀一声打开前门,迎接天光地气。母亲扯过悬在墙钉上的棕枝笤,挥扫着桌凳橱窗,锅盖灶台。

  老屋的灶由青砖和黄土垒就,呈长方形。灶量身定设着四口锅:煮捞米大锅饭的前锅,夹落边沿沸水的小仓锅,囤洗澡水的中锅,温饭候菜的尾锅。

  灶尾墙边座落着一口大水缸,灶对面有扇安了纱网漆迹斑驳的齐人高的菜橱。灶屉里摆放着一双双半湿待干的灯芯尼布鞋,解放鞋,青年鞋等,还有三三两两行色匆匆的蟑螂,活蹦弹跳的灶鸡,这更是我们儿时玩耍的****、上品。

  母亲坐在柴堂的沿板上,先将适量燥黄的稻草,金灿灿的松针叶,芦萁等带枝叶的散柴对拗,团进灶堂。“嚓嚓”母亲划亮火柴,探手从灶前小侧厢里捻出一根易燃的朽松干,将它点醒,作火引子。伸进黝黑的灶堂,架在易燃的散柴心窝。

  母亲起身涮锅,用干丝瓜瓤轻快的洗涤。不消一阵,灶堂便渐渐亮旺起来。母亲又在堂火两边别放二块木质坚硬的大柴。

  大姐出生时,与奶奶相缘,我和哥姐三个未曾见过奶奶。幼时,清晨醒后,母亲总是将我顿放在躺椅上,椅口用一块木板闩挡,信手从桌屉里拎出一团红红绿绿麻乱的羊毛线,让我津津有味的纠扯着。抑或将酥软的奶瓶嘴塞进我的小嘴,放一些百雀灵的空盒子等让我玩。母亲一边做饭,不时忙里偷空朝我眨眨眼,扬扬头,噜噜舌,“乖乖,命肝,听话,妈妈做饭荷……”我便手舞足蹬,“咯咯”欢心的报以母亲纯纯的灿笑,一边不合时宜的抬手作抱的姿势,母亲走过来,在我粉嫩小脸甜甜的亲两口,又忙去了。心愿落空的我便“咿哩呀呀”抗议二声,只得灰灰作罢,继而又顾自把玩起来,狠力地,咬牙切齿地胡扯着永无头绪的毛线。

  那时分田到户没几年,家中一贫如洗。爷爷七旬时又不幸双目失明,生活起居全靠父母侍理,一家七口生存的重担沉沉的压父亲清瘦的肩上。除暴雨天外,父亲总是晨曦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天到晚难得清闲。农忙时,母亲会将我交给稍长的哥姐照护,或转给邻里婆婶看顾,行色匆匆地随父亲一道下田种地。

  为节省时间,乡下人早上便将一天的饭煮好,中饭回锅温一趟,晚上再热一翻。母亲将奶白泛扑六分熟的米饭用竹制的长柄勺漏适时捞起,搭在锅沿抖几抖,滞干米汤,再倾入偌大的饭甄里。锅里余下少量米籽,母亲拿起姜刷,添放姜丝,再盖上笨重的锅盖开始熬粥。母亲在镭钵里放入熟黄豆,花生米,鼓捣着镭璇成桨,将沸腾的粥舀入钵里,一钵浓郁醇香的捞米饭大锅粥鲜香扑鼻,将灶房氤氲弥漫。浓稠黏滑的大锅粥更是爷爷的最爱,每天早上他都要喝上三海碗。

  幼时故乡还未引进杂交水稻,水稻产量很低。乡村人情事故盘根错节,那时家中穷得捉襟见肘。为做人情,父母不得不将少量口粮粜换成钱,田里的水稻还未成熟时,谷仓己渐渐露底。为不使我们挨饿,勤俭持家的母亲在菜地里种了许多玉米,马铃薯,红薯等粗粮。红薯有带香粉的,有甜软的,将它置于马廊,晾祛生湿后,装在篾制的勺箕中,架在饭甑下的铁箍上蒸软,是我们百吃不厌的食物。小学放学时,撂下书包,急忙掀开厚重的木锅盖,抓起母亲温在锅里的红薯猛啃。那股香,那份甜,令我至今难以忘怀。现今城里的红薯,木瘩瘩,傻愣愣的,与之相比简直天下地下。

  每当我熟睡时,母亲赶紧到门对面精心侍弄她的菜地。菜园四季翠绿,菜蔬大批生长时,时常盈余,母亲便分一些给缺菜的左邻右婶。

  那时农家大都没有盘碟,全用大碗装菜。故乡炒菜不叫炒菜,叫“稀菜”。稀好的菜半汤半菜,是名副其实的稀菜。不像城里炒就是干炒。母亲用条羹勺少量凝猪油,甩落温热的锅里,菜炒到半熟时,母亲便开始渗水,用长柄的葫芦瓢舀水,“嘁喳”两声,菜便浮在水中,母亲将欲复回小仓的勺水又洒一些到菜里,意犹未尽,滴了又滴……我知道,那是因为油少,多放水不会将菜烧焦。家乡的水甘甜纯美,菜也天然清翠,信手炒出的菜仍异常鲜美。

  圩日,父母买回半斤一斤的猪肉,当晚,母亲拿少许汆汤外,其余便被母亲蒸熟,洒上盐巴,留着防客人。只有家中来了客人,我们才能吃到鸡蛋,鱼干等腥香难得的美味。

  我们吃饭时,母亲便趁着余火在锅里暖着猪食,一边拾掇灶具。家里每年都要养两三头猪。母亲用担钩挑起满满一担猪食,来到猪舍,还未放落担子,两头壮青年便扬起嘴筒嗷嗷嘶吼,它们将双蹄攀搭在栏沿上,一阵鬼哭狼嚎。

  母亲启开谷仓门,从门口的蛇皮袋中舀两勺嫩糠。洒入猪食桶,将漂浮的糠与猪草拌匀,然后再舀入猪槽。有时母亲烦躁,面对大猪的肆意嚣嚎,气不打一处来。两个猪槽,母亲这边一勺,那边一勺,即便这样,两头猪仍你挤我搡频频抢换着食槽,真是狗揽三堆屎,猪贪别人槽。母亲抡起木勺在它们头上狠狠地霹两下,二个顽劣家伙若无其事闷哼两声,依然故我。

  母亲喜欢一边在灶前忙活,一边絮絮叨叨的唠父亲,“叫你不要穿这件衬衣去地里干活,偏不听,尽要漂亮。”;“叫你不要喝那么多酒,硬是冇听,真是……”母亲顿了顿,想走到父亲身前来责备,那样又太刻意,母亲于是佯装舀一勺涮锅水给猪添食,走过去时指东道西哩噜一气,半晌,返回时又没头没脑地低咕一通。老实木讷的父亲总是置若罔闻,回以缄默。

  母亲手脚麻利,很爱干净。我们身上的衣服向来都是朴素清洁。每隔十天半月,母亲便要将灶台餐具大清洗。用谷壳和稻草使劲的反复搓刷。

  母亲酷爱泡镭麻茶。隔三差五便镭上一回。将鱼辣,茶叶,腊猪油,熟黄豆等擂成桨沫,泡起了醇香浓郁的镭麻茶,炒上米粉或糯米粉果,唤上左邻右婶,一道酣饮。有时几家人将自家炒好的食点端拢一桌,妇女们家长里短,谈笑风生。不断地添茶,喝了一碗又一碗。将肚皮撑得浑圆。

  母亲每次从地里干活回来,净手后,掀起锅盖,串起温在锅里的红署,黄果或糯米红豆煎圆便啃,常常嚼得上牙粘下牙,千丝万缕。

  儿时头疼脑热如家常便饭。每每这时,母亲就会变戏法般从某个角落搜出诱人的零食。当这些果点仍释缓不了我们低苦的哼腾,母亲更是忧心忡忡。即便在寒露凝霜的午夜,呼啸剌骨的深冬,她急急地钻出融融的被窝,披衣下床,拽亮昏黄的灯火,一边生火,一边用手掐住木香,在镭钵里狠力的璇磨。抑或用欣长光滑的镭条将芹籽,鱼辣,生姜镭烂,让我们沸水泡服。幼时,我们四姐弟常腹疼脑热,每每这时,母亲便在灶前镭钵里鼓捣开了。母亲焦急的在灶前镭木香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心灵的最深处,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那时家境窘困,不到万不得己,是不轻意去叫赤脚医生的。后来母亲每月都会煮上几回清热解毒的天然凉茶:鱼腥草,钩庭根,金银花,野菊花,矮竹叶等,从此我们便很少再害毛病。

  乡上的岩岭中学离家二十里远。我们几个陆续考上中学,只能每周六下午返家带米菜。带到学校的菜不能放水,母亲于是多添了猪油,干炒。再摊在大碗中晾凉,起身返校时装入罐头玻璃瓶中。带到学校的菜到周三时开始起白膜发馊。无法再吃,于是母亲用油煎些不易馊坏的黄豆,煎豆腐,辣椒桨。附带些生萝卜,马铃署,生红署等。

  母亲常说,那时菜都炒厌了,炒完大姐二姐的中学,又炒大哥的中学,最后又要炒三年我的中学。有时村里的同学周三骑单车回家拿菜,母亲急忙前往同学家,问同学能否帮我带瓶菜。于是母亲又连忙返回,晚饭后开始炒菜,摊凉。又连夜拿到同学家,摘下盖下。让同学清晨带到学校。

  那回母亲到乡上有事,顺便捎来了一罐菜。同学告诉我母亲在校门口等我,我赶紧飞奔下楼。母亲站在校园阴凉的泡桐树下,一手扇着草笠,脸额沁出许多细汗。“妈,你怎么来了”我惊喜的问。母亲嘿嘿的笑了两声。从肩上的布袋中取出菜,递给我,一边叮嘱我要吃饱,莫向其他同学那样嘴馋,用白花花的大米去兑换包子,油条,煎饼等吃食。

  母亲殷殷期望我们姐弟能考上师范或大学,跳出农门。但那几年由于家乡兴修水库,学校和政府机构从原下水的乡镇迁移到山高水冷的我乡。学校元气大伤,后来老师尽是些刚师范毕业的应届生,全校无一位老师是大专生。我和哥就读的那三五年,能考上重点高中和师范的同学屈指可数。这些因素直接导致母亲美好希翼的落空。

  九七年底,东凑西借,家里终于盖起了二层窗明几净的平房。彻底告别低矮阴晦腐朽黝黑的老房,告别了提心吊胆的雨天,〈老屋依山而建,暴雨泛滥时,常发生滑坡〉过上了崭新的生活。母亲在镶嵌着枣红色瓷砖的宽亮灶上,将老屋的灶神迎到新居。一如既往供饭置果,梵香燃烛,母亲手捧点燃的线香,躬身低首,在灶前虔诚地絮絮祷告

  改革开放打工潮涨,姐哥纷纷外出闯练,从此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锅灶上也日益油光起来。

  母亲的拿手菜有“红烧棋块五花肉”、“田鼠炒冬笋”、“凉瓜墨鱼汤”、“排骨清炖段木香菇”、“茄子煎田鲤鱼”、“土鸡炖板粟”、“莲子炖瘦肉”、“红署粉包饺子”、“扯蛋皮”、“整鸭炆萝卜汤”、“猪头削骨肉炒青辣”……这些自小便烂熟于胸的土特肴,是都市稀得的珍品,一想起就令我垂涎。

  去年回家,看着母亲一如既往穿梭在灶前,手脚依旧利索。只是头上多出几许斑白的霜发。父亲己明显沧老了,微瘪的面颊,空落的牙口,有些耳背,有时话不顺风要说三道才听得细。

  如今,生活殷实了,炒完菜后,节俭惯了的母亲仍不忘将锅壁的油星用饭或粥汤过净。母亲还会时不时叨咕父亲两句,此时的父亲更是充耳无闻,依旧是惯常的默讷。望着这一双可亲可爱的老两口,我眼中盈满了幸福的泪花……

  华灯初上,都市霓虹交错,光怪陆离。凭栏举目,却望不见半星人间的烟火。更深夜阑,心灵的小屋总会在不经意间腾起缕缕乡愁的炊烟,我知道,那是母亲在灶前燃点的生命之烟。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