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向右看齐……

社会舆论往往是这样的,缺什么就唠叨什么而不是有什么唠叨什么。这跟人们日常的聊天是一个理儿,一伙人扎堆谈钱,那绝对都是缺钱的主,那些有钱人聚一块钱是谈不下去的,一开口,准有人会说“俗”,于是大伙都改口谈文化谈艺术。所以,细心的人观察社会舆论就会发现目前社会缺什么?

就我个人的观察,现在只要跟艺术沾上点边的,也不管那关系是远亲近邻还是“同学的邻居的同事的朋友的什么什么”之类的蕃薯藤,但凡能在媒介上露上一小半边脸,说的最多的就是“个性”。你也说“个性”他也谈“个性”,谁都忘不了这档子事,这充分地说明“个性”这玩意属于“稀缺资源”,市场上“供不应求”矣!

追时尚,赶时髦,跟风逐流,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一样的。现在人们说:天上掉一块砖头,砸了十个人有九个是经理。若是这砖头早它十几年掉下来,砸了十个人准有九个是迷惘叛逆的“愤怒青年”;若这砖头早二十几年掉下来,砸了十个人准有九个是满怀梦想的“文学青年”。之所以在砖头的淫威面前血流满面抱头喊冤的总是同类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倒霉或是缺乏躲闪砖头的技能,实在是满大街都是这样的人群,张三躲过去了还有李四,砸了谁都一样。说到底是社会趋同心理作怪,谁都怕被社会遗弃,谁都得努力地在人堆里寻找自己的同类和伙伴,寻找共同语言。自然界的教训告诉人们,落单是危险的!落单的羚羊再怎么能跑最终也会成为虎豹的美餐;落单的龙虾再坚硬的触角在天地鱼类的面前也不过是摆设!时代在变,时尚的变化更是迅雷不及掩耳,如今说谁是“愤怒青年”准是不怀好意,而称谁为“文学青年”,人家没准要跟你急,问你凭什么骂人?虽然人家爱看小说读散文也正“青年”着。这就是历史车轮前进的脚步!时间总是不停地赋予时尚新的内涵,而在这种大伙都往一条船上挤的现实中,“个性”显然是一种奢求。

就说导演、演员、歌手这些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从艺者吧,他们的出现也跟鱼群一样是论“拨”的,这一拨过去了又来一拨,一拨一拨的全是一个模样,虽说有大有小,可从种类上看都是同类。中国的导演最明显不过,似乎他们从来不是以个体出现,而是以第几“代”的集体形象存在,像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咱再看看那些歌手吧!从表面上看是千姿百态的,可实际上都明显地带有时间的烙印,十年前冒出来的基本上是“创作型”的,形象并不怎么样;接踵而来昙花一现的是“偶像型”的,现在那帮人都不知道哪凉快去了;再接下来就是所谓的“全面型”的,说起来都是“三栖”“四栖”,像是青蛙的变种;现在又一窝蜂地跟在日本人的屁股后面,照屁股画荷叶地涌现出许多傻得不可救药的“青春组合”,清一色的“反戴帽子反穿衣”,要在十几年前,老一辈肯定会说“长大不是好东西”。这些“跟屁虫”是没有资格谈什么“个性”的。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繁花似锦的样子,但到头才发现只是假相。正如诗云:“雪花岂结子,徒满连理枝”。

文艺界的这种“模仿秀”让我想起小时候参加的队列训练,刚开始大家都零零星星,但只要领队的一站再喊声:“向右看齐!”立马就排成整齐的队列。在队列中是不允许有“个性”存在的,谁要是总跟不上队列就会被剔除出队,由别人顶替。这对于任何有表现欲的人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眼下,文艺界人士最欢自我标榜为“另类”,以力图树立个性的形象,其实,大家都“另类”了,还有谁是真正的“另类”。这是“红花绿叶”的朴素道理,怎么有那么多“有识之士”弄不明白?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