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独处老人更易多疑 专家:老人多参加社会活动……

  【真实案例】

  去年,晓虹和老公为了尽孝心,把乡下的婆婆接到城市一起住,并给婆婆安排好了一切。过了一段时间,晓虹发现婆婆似乎得了疑心病,什么有人偷了她的东西啦,自己生了重病啦。开始晓虹还信以为真,后来才发现一切都是子虚乌有。

  5年前,公公去世后,60多岁的婆婆一直在老家独居,挺孤单的。去年,晓虹和老公买了房子,就接来婆婆一起住,为此还请了保姆。

  婆婆以前个性不错,和邻居关系挺融洽。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进城后,她的一些举动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变得特别多疑,很难相处。

  起初,她老是向晓虹夫妻告状说保姆偷了她的钱。开始他们信以为真,就找借口把保姆辞退,换了新保姆。可是后来换了几个保姆,婆婆还是说保姆经常偷她东西。晓虹和老公觉得不对,暗暗观察发现,保姆其实很规矩。

  邻居也成了婆婆怀疑的对象。每天早上起来后,她都要到小区里转一转,然后经常听到她的骂声,说有人偷了家里的花盆之类东西,其实都是子虚乌有。但婆婆坚信她说的都是事实,家人解释也没有用。

  还有,前段时间,婆婆的好朋友被检查出患有心脏病。她听了这个消息后,一夜没睡,第二天就觉得心脏不舒服,肠胃难受,腿脚也不利索,非要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很健康,但她还是怀疑自己生了病,每天精神恍惚,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这种状态真是让晓虹和老公担忧。

  【心理分析】

  有人说:“多疑伴随时间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这句话虽然片面,却不无道理。“多疑”虽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但相对于年轻人而言,它却更喜欢缠上较为年长的朋友。

  一般而言,老人多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是生理的原因。年龄大了,视力和听力渐渐下降,这时候,老人听的、看的不如以前多,也没那么准确,因此容易多疑。

  第二是人际交往的原因。退休之后,在社会中的角色也变化了。从前工作中会接触很多人,现在接触得少,如果老年人心态调整得不好,容易感觉自己“没用了”,也慢慢开始多疑。

  第三是记性不好和妄想。老人记性明显下降,可能是痴呆症的前兆,而经常有被偷、被害或得病的幻想,可能是精神障碍的具体征兆。

  从晓虹婆婆的言行来看,很可能是她把东西放在别的地方,自己忘记了,而怀疑别人偷东西。而且找到东西后仍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认为是自己记性不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晓虹婆婆和过去相比,明显表现出记忆力差、出现幻觉、过度多疑,就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信号。

  【心理处方】

  多疑,显然是老年人快乐生活的“绊脚石”。而怎样帮助老年人搬走这块石头,无疑是儿女、亲友们甚至全社会应尽的职责。

  对老人来说,家人和社会两方面的关心和支持都很重要。独处的老人更容易多疑,因此,儿女不仅要关心老人身体,也应鼓励老人多参加社会活动,注意心理保健。

  具体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尝试:

  1.身体疾病早发现。生理疾病是老年人出现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身体不舒服应及早就医,但也不要对疾病过于焦虑。

  2.身体动,心理也要动。有的老年人很注意锻炼身体,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多参加社会活动,和*流是一种“心理运动”,一些问题在交流中自然就过去了。

  3.刺激性大的活动少参与。老年人打*、打打麻将是不错的脑力活动,但要注意,不要太在乎于输赢。如果输赢太大,自己又很计较,应尽量少参与。

  4.老年人同样应该进行智力开发。继续学习,发展一些从前因为工作忙而没法做到的兴趣爱好,这样可起到积极锻炼大脑的作用。

  另外,家人对待多疑老人要开诚布公,先做个耐心的倾听者,再把疑心的地方帮老人弄清楚,进行有效疏导,并尽量理解老人因为年龄大而产生的一些多疑情绪,多制造一些机会让老人接触外界事物,巧妙转移老人的注意力。

  当老年人生活中有了新内容、新的社会关系,注意力从那些“疑点重重”的事情上发生转移,就不会把“琐事”放在心上了。 (月娥)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You may also like...